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在线阅读 - 第14章 京营现状

第14章 京营现状

    等内侍端上了同样的三份早膳后,张维贤就有点吃惊了。

    一模一样的四碟小菜,一盘包子,一碗小米粥,

    嗯,这会儿的包子绝对是素的,国丧期间不能吃肉。

    “陛下,作为帝王,陛下的早膳怎能如此简陋。”

    “老国公,这早膳已经如此丰盛了,怎能算简陋呢?”

    朕的好多将士,还有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,怕是连一顿饱饭还吃不上,朕何敢奢靡?

    再说朕就这么大的肚子,上多了吃不完不就浪费了。

    国事糜坚,朕不敢有口腹之欲,怕迷失了心志啊!”

    “我皇圣明,乃大明将士和百姓之福,臣高兴。”

    “老国公,不要有那么多礼数,放开了吃饭吧,轻松点我们都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昨晚郑贵妃之事,怕是福王那里会心生恨意啊。”

    “他恨与不恨又如何?朕正没有理由对那些宗氏下手呢,他若能蹦哒起来更好。

    一年160万两的供养费用,这能让大明养多少兵,接济多少灾民?

    万历朝最多的一年田税才二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可就这么点钱,在他们身上就要花去八成。

    一两银子能买两担米,三百二十万担米啊,这能办多少事?可就这被白白消耗了。

    有如此大的一个囊肿在身上,这大明如何能够富强。

    朕也知道,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
    多数人也不想混吃等死,只不过是受制于祖宗的规矩罢了。

    朕并不怪他们,以后再慢慢想个解决的方法吧。”

    张维贤听了若有所思,慢慢的吃起了早膳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最怕的就是遇到一个无情的皇上。

    狡兔死走狗烹,他们老朱家可是有过先例。

    吃过了早膳,朱由校一拍脑袋懊恼是说道:

    “老国公,孙师,朕一忙起来倒是把五弟给忘了。

    二位稍等片刻,朕去去就来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说完连忙起身走进了内室。

    张维贤疑惑的问道:“孙庶子,听闻你昨晚一直陪着陛下。

    可知这五殿下为何宿于乾清宫,这可不合礼制。”

    孙承宗只好把昨天所见大致说了一遍,最后说道:

    “昨日宫内有点纷乱,皇上是怕吓着殿下,才留于身边。”

    张维贤感叹的说道:“也是难为皇上了,他也才……唉。

    当今皇上注节俭重孝悌,实乃我等臣子之福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虽然年少,可才高志大,可为圣君。

    我等好好辅佐,定能够随陛下青史留名。”

    “嘶,孙庶子,当真?那传言不是说陛下目不识丁吗?”

    “国公爷,我和你说,陛下乃天选之人。

    太祖高皇帝这么这么,那么那么的。”

    孙承宗把朱由校的那些大忽悠又给张维贤讲了一遍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张维贤狐疑的眼神就说道:

    “英国公你看,这就是昨日陛下临摹老祖宗的诗句,您请观看。”

    孙承宗说着就从绣桶里拿出了那篇庐山诗。

    英国公家里传下来的高皇帝墨宝可不少,他可是个懂行的。

    他见了庐山诗后立刻的站了起来说道:

    “像,像,实在是太像了,足可以假乱真。

    孙庶子,我大明有救了,老祖宗没有丢下我们不管啊。”说完就呜呜的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孙承宗连忙站起来道:“老国公,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孙庶子,老朽可是武将世家,可你看如今之大明,

    文官横行,武将不兴,这大明还有军备吗?

    一有战事,就是用不知兵的文官辖制武将。

    让我大明多少精兵强将白白葬送于敌手。

    老朽身为堂堂国公,五军都督府大都督,京营总督。

    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五军都督府无兵,无将,门可罗雀。

    三大营,也只剩数万老弱病残。

    且终年缺饷,沦为靠着给官宦人家做帮佣混饭吃。

    孙庶子,你说我心中何甘?”

    “老国公,既然心有不甘,可敢随朕重整大军?”

    “陛下敢用老臣,老臣就敢为陛下所用。”

    “好,老国公,代朕安置好五弟,再与爱卿详谈。

    王大伴,你备些赏赐,送五殿下和八皇妹去庄妃李姨娘处。

    就说朕把二位殿下寄于她之名下,请李娘娘代为抚养。

    你挑处好的宫殿给他们居住,一切用度从优,不可折扣。

    另告诉李娘娘,他与五殿下可随意出入乾清宫。”

    等王承恩领旨带着人走后,朱由校才歉意的对二人说道:

    “有劳国公和孙师久等了,我等君臣可以细说了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不敢,陛下请问,老臣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

    “好,朕要知道这五军都督府有多少兵将可用?

    对这这天下兵马又能调动多少?”

    英国公张维贤站起来抱拳施礼道: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臣惭愧。这五军都督府无兵可用,无将可派,唯有看门内监数人。

    天下兵马尽在兵部管辖,都督府不可调动一兵一卒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一听就傻眼了,他知道都督府是荒废了,可是没想到竟然荒废到如此地步。

    “那京营如何,五军营,三千营,神机营又如何?”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京营在册将士十二万。

    实有三万五千人,可战之军将一万三千人。

    五军营战阵无演练,三千营战马不足千匹,神机营枪炮只余三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何至于此?”

    “无银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万人的饷银没下拨?”

    “每月都拨,不欠一两。但漂没四成,截流两成,再有贪污后就所剩无几。”

    “呵,哈哈哈哈,京城就这么大的地方,几十万两的银子就能给漂没了。

    那发往辽东的饷银又能实到多少?

    朕本不想如此早的杀人,可朕不能不杀了。

    老国公,饷银来去可有记录?”

    “有,老臣为证自身清白,都有记录。

    且他们分于老臣的赃银,老臣都封箱存放,未敢动一钱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老国公有心了。

    朕还听说有人征用京营兵卒盖房,修院,种私田,可有其事?”

    “有,还有征用军马驾车,征用军卒做车夫。

    但是陛下,臣斗胆为那些军卒请罪。

    他们也只是想混口饭吃,养家糊口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老爱卿,朕如此问不是要针对那些军卒。.

    他们是无辜的,是大明朝廷对不起他们,是大明皇室对不起他们。

    朕只会对他们进行补偿,不会怪罪。

    老国公你回去后给朕写一份清单。

    何人用了我几个兵卒,用了多少天。

    何人用了我战马几匹,用了多少天。

    把这些一一列出来,朕会派人去和他们算一下账的。

    老国公,朕再给你一个面子,你给你交好的人私下说一声。

    让他们把贪的银子给朕准备好。

    只要朕让他们交的时候交了,朕可既往不咎。

    不过你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人就不要说了。

    朕缺钱,还指望着在他们身上讨回些利息。”堂少的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