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- 第251章 科技的进步啊,也就是一张窗户纸的事,一戳就破

第251章 科技的进步啊,也就是一张窗户纸的事,一戳就破

    朱由检哈哈大笑,忍不住击掌赞叹。

    他一挥手,朗声道:“上来一队士卒,都来试试新枪!“

    伴随着皇帝的话语,护卫们纷纷拿起新枪,装填了子弹,排成一排,持枪站定。

    装填过后,皇帝亲自手持红旗,大手一挥。

    “啪!啪!啪!啪!”

    枪声阵阵。

    三十丈外的木耙丛林上,就多了枚枚弹孔。

    无一不在红心周围。

    天啊!

    众人惊呆了。

    就连毕懋良、毕懋康二人,听人报了木靶中弹情况后,也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皇帝身边的护卫,竟然人人都有百步穿杨的本事?

    我滴天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毕懋康二人改进的燧发枪,可不仅仅是长枪,甚至连手铳也一并给改进了。

    朱由检又让人试验了手铳,发现这玩意的精准度欠佳。

    当然,若是在十几步的距离上,基本上就指哪打哪了。

    但是,好处就是不惧小雨,而且装填的速度也会变快不少。

    毕竟少了一个点燃火绳,调整火绳长度的时间。

    要知道,火枪的引燃池,也就比指甲盖大了一点点,火神不管是过短,还是过长,都会怼不进引燃池里。

    因此,火枪手每隔一段时间,都需要调整一次火绳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仔细询问了一番。

    以二人的意思,也就是一个撞击机构的改良罢了,虽然对射程、威力没有帮助,但是对射速的提高,却是足足高了三分之一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作坊内。

    “二位卿家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匠人,对毕懋良二人问道:

    “这燧发枪制造起来,难度如何?”

    “甚是简单!”

    毕懋良拿起一柄燧发枪,又拿来一柄火绳枪,指着龙头部分,解释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这火绳枪,是以龙头夹着火绳,撞击引燃池,点燃火药后,又传递到枪膛内,点燃火药,火药推动弹丸射出。”

    “而燧发枪,只是将龙头上的火绳,换做燧石。

    然后增强钢片弹簧的弹性,将燧石重重的撞击在砧板上,擦出火星,引燃引发池的火药。

    其他原理都是一样的,唯一不同的就是需要加强弹簧的力度。”

    “这很难吗?”朱由检问道。

    毕竟前者只需要引燃火药就行,要不要弹簧都行。

    而后者,则是要依靠弹簧的力度,才能擦出火花。

    弹簧钢的问题,可很是棘手啊!

    毕竟这涉及到了淬火的工艺。

    毕懋良哈哈一笑:

    “不难,不是有匠人会打造软剑吗,会打造那个钢材,就可以做弹簧片了。”

    软剑?

    朱由检愣住了。

    沃日,怎么给这玩意忘记了?

    照这么说,那打造绣花针的铁匠,是不是那个标准的钢材,就足以打造定装铜壳弹的撞针了?

    朱由检只觉得毕懋康的话,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
    他猛然想起了当年自己一个老读者,曾经与他讨论的话。

    按照那哥们的说辞,华夏古代用在矿井之中的钻探技术,就可以开掘石油了……

    这特么就是一个思维误区啊!

    他想起了自己在皇宫中埋下的绿矾。

    绿矾与高温的反应是硫酸……

    这玩意是三酸之一。

    而三酸两碱,则是工业基础。

    自己是不是就可以试着——让人准备研制这些玩意了?

    水力机已经在手,只要拿出抽屉内的一沓子图纸,什么水力纺织机、水力纺纱机,水力研磨机,那都是工人多少的问题。

    光化这里,后世有个特大水泥厂——葛洲坝水泥厂分厂之一。

    矿山就在彭家镇与湖北交界的那一片山区内。

    离光化这里,区区四十里!

    要是再把蒸汽机搞出来……

    不,哪怕是马拉火车,就可以直接烧制水泥了。

    然后再搞了高炉炼钢……

    “卧槽!”

    朱由检一拍大腿,吓了众人一跳,大臣们齐齐看来,却见皇帝又陷入了沉思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思索道:

    水泥、钢铁、纺织,这是三驾马车。

    可以说,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,就是这玩意的大批量生产。

    而南阳这个地方,种植出来的棉花,是仅次于新疆的。

    这又是纺织的基础!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棉花是夏季作物,不耽误麦子的种植!

    这么一来,民生有红薯,赚钱有纺织,辅助有水泥,军事有钢铁,经济有袁大头……

    我尼玛!

    老子要是不能反艹了满清,那就特娘赶紧找个歪脖子树吊死算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念及此,朱由检已经无心继续看下去了。

    他当即起身,道:

    “倪户部、毕孟侯,速速跟朕回行营!”

    朱由检说完,起身就走。

    身后,大臣们急忙跟上。.ZWwx.ORG

    夜幕刚刚笼罩大地,朱由检已经带着众人回到了充当行宫的光化县衙。

    “老方,去书房将第二个书架第三层暗格里面,红色丝带捆扎的图纸,全部给朕拿来!”

    朱由检还不待喝口茶,就急冲冲的吼道。

    方正化急忙趋步离去。

    朱由检让小太监搬来锦凳,招呼众人坐下。

    他直接看向了倪元璐:

    “倪户部,造钱的事,全权交给你了,以朕的肖像为正面,下面一圈隶书——大明崇祯皇帝十七年新一两。

    背面则是大明的新旗帜日月旗,然后写上一句话——毁坏者罚百倍,私融者斩!”

    倪元璐正要领命,方正化已经抱着一大摞图纸走了过来:

    “陛下,都在这里了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点点头,伸手翻了翻,抽出一枚绘制着精美图形,并做出了详细尺寸、铸造办法的银元图纸,交给了倪元璐。

    倪元璐领了旨,回到位子上坐下。

    朱由检看向毕懋康。

    他留下毕懋良在王府洲岛屿上主持大局,将毕懋康带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毕老,你对黄道婆纺织机可曾了解?”

    毕懋康见到皇帝拿来了图纸,已经自觉的拿出了眼镜,套在了头上。

    闻言,他回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臣只是能制作,毕竟这玩意没啥难度,至于改进,臣确实是研究不多,不知道原理,匆忙间很难改进。”

    以陛下的手段,只要是提起了,必然是要改进的。

    要是造黄道婆纺织机、纺纱机,他自然会。

    但是,改进……

    他不是那个专业的人啊!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