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- 第354章 一波三折

第354章 一波三折

    被逼无奈,史可法只好丢下朝廷不顾,跑到了江北。

    史可法的软弱,更进一步的助涨了东林、复社的气焰。

    众正盈朝们,打不过满清,于是想出了一个“酬寇灭顺”的“捐燕之议”!

    京畿这个燕云十六州,再一次被卖了。(实际上也是江南文人,丢下灾祸遍地北方这个重包袱的操作。)

    左懋第,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被命为了前往北京,与鞑子求和的使者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然而,众正们用“妖僧案”、“童妃案”、“太子案”……好不容易喷的马士英、阮大铖等人只能自保,众正们正要一展抱负,施展众正所长。

    谁料——郑鸿逵来了!

    面对郑氏大军压境,众正们瑟瑟发抖,不敢再提让左懋第北上之事。

    尼玛,有道是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啊!

    就在众正缩进了乌龟壳,不敢吱声之际,又传来了消息:

    郑鸿逵带着水师,从南京城外擦肩而过,直奔西方而去。

    浩荡数百艘船只,竟然对近在咫尺的南京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眼见“贼寇头子”郑鸿逵离开。

    风停了、雨停了。

    众正们觉得自己又能行了!

    于是,他们逼着左懋第等人立刻北上!

    紧接着,黄得功再起大军的消息,也紧跟着传来。

    众正们再一次当了缩头乌龟。

    谁料——黄得功的大军,竟然护卫着郑鸿逵的水师,从岸边西上,直奔武昌而去。

    众正们瞬间再次满血复活!

    在众正的强硬喷击下,左懋第一行被迫带上一万两黄金,十万白银,绸缎一万匹,珠玉、珊瑚、玛瑙无算,整整几十车财货北上。

    甚至还带着“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”的御书、赐“蓟国公”吴三桂等人的诰敕,通谢清王,并酬谢剿寇文武劳勋。

    其中,最大的酬谢就是燕赵大地……

    可笑至极!

    再说左懋第的两个副手——陈洪范和马绍愉……

    马绍愉曾在崇祯十五年,奉兵部尚书陈新甲之命,出使满清,结果是马绍愉留在塔山,塔山全城抗击清军,兵败后残余百姓、军卒自焚而死,全城无一苟生。

    而城破之际,马绍愉,则在清军的保护下出城避难。

    城破之后,被清军立刻保护起来,返回京师,这操作……

    委实内幕深重啊!

    弘光这一次出使,更是与赞画王言、孙正强,副总兵张有才、杨逢春、刘英等一起降清。

    这还算好一点的!

    陈洪范的黑历史就更多了,此人是妥妥的一个内奸。

    这人不单单是连通满清,甚至与张献忠的关系也很好,被张献忠称之为父母,更是供奉了他的雕像。

    甲申之变,兵力不足的黄得功,要联合陈洪范部,一起北上勤王,被他一顿呵斥之后,严词拒绝了!

    北上之后,他将弘光朝的军事布局和盘托出,更是亲自赶回江南,作为满清的内应。

    陈洪范一手覆灭了弘光朝、监国的潞王朱常淓朝。

    被时人称之为“活秦桧”……

    历史上,由东林、复社力主的“筹虏灭顺”,最终成了葬送江南的最关键推手。

    (就东林复社的操作,让我如何高看他们?

    不说他们是卖国贼,都是看在那——些许抗清复社人的情份上了!

    he~呸!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可叹弘光朝堂……

    为了逼迫马士英、阮大铖一党,江南豪绅们连给朝廷缴纳的赋税,都给断绝了。

    朝中没有钱,军饷自然发不下去。

    于是,四镇,纷纷想移驻扬州。(扬州是盐业大本营,驻扎在扬州,军饷就有保证。)

    前一阵子,缺少粮饷的高杰,率先赶到扬州,大肆抢掠,杀人无数。

    刘泽清则在淮上大肆抢夺。

    刘良佐也抢了临淮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史可法亲自调合,以扬州为自己的常驻之地,才将这件事压下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可笑豪绅们不纳粮,不给守卫兵卒粮草,逼得他们“自行筹粮”。

    (前文说过,华夏历史上,粮饷充足,军纪就好,粮饷不足,就会爆发抢掠之事。此事不需忌讳。)

    然而,为了达成虚无缥缈的议和,竟然拿出了价值四五十万的金银,数千里之地!

    荒唐至极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郑鸿逵、黄得功走了。

    众正们立刻逼迫左懋第起行。

    南京就在长江边。

    很快,一行人就在众正的“口水相送”下,起航了。

    从南京北上京师,需要顺着长江向东顺流而下,然后抵达扬州与镇江之间。

    自江都境内的旧江口,转入运河,沿河直上,就能抵达京师城外不远处的通州。

    此地距离京师,只剩下四十里道路,若是天气晴朗,更是可以看见巍峨的朝阳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左懋第一行人刚到旧江口,就听闻一阵大哗。

    商贾们纷纷狼狈逃窜,一时间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临河的街面上,翻到的车辆、抛洒的货物,遍地都是。

    被挤掉了的鞋子、帽子,琳琅满目。

    甚至,还有几个走散了的孩童,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。

    左懋第正在诧异,忽听左侧水关上,负责开关闸门的衙役大吼道:

    “喂,你们还要不要过关,你们不过就赶紧走远点,我们要关门了!”

    左懋第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,却也不再迟疑,当即让船夫将舟船驶进了水关内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却听水关墙头,一人惊呼起来:

    “不好了,不好了,那些船太快,赶紧关门!”

    左懋第脸色一变,扭头看去。

    只见一只悬挂着“郑”字的船队,铺满了江面,迤逦而来。

    放眼看去,最少怕是都有数百只各色船只!

    “郑字旗?”

    左懋第脸色一变,这不是福建郑氏的标志么!

    难道这是郑家援助郑鸿逵的船队?

    难道说——南阳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,这才使得郑氏前往援助?

    左懋第心思转动间,就要让人退出水关,前往问一个明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师剧变,各色消息扑朔迷离。

    左懋第这个长江防务巡察使,为了大明天下,只好护卫南都。

    左懋第明白,若是死了一个皇帝,大明不会亡。

    可是,一旦南京也丢失了,大明可就完了!

    与左懋第一样心思的人,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按照史可法的话,他们本该是大罪的。

    但是,为了大明江山,这样选择也没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zWWx.org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