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- 第429章 王承恩宣旨

第429章 王承恩宣旨

    王徵扯着嗓子,在一边大吼道:

    “兄弟们,皇爷省吃俭用,用他老人家的内库私钱赏赐咱们,咱们可不能没良心,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啊!”

    两人的一唱一和,只让众人感动得涕泪交加,人人都嘶吼连连:

    “陛下放心,我们今后一定更加努力,必然多造蒸汽机!”

    “就是,今后的沐休,我李大牛都不要了!

    每天多打一个零件,年底就能多造一具蒸汽机出来!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万岁爷对咱们这么好,咱们要是不懂感恩,那还是人吗?

    什么都不说,我麻三今后除了吃喝拉撒,就泡在作坊里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着激动不已的匠人们,朱由检嘴角带上了笑容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不值钱,不过是人人一匹布,二斤盐,百斤米票,十斤白糖罢了。

    看似几十车东西,成本也没超过七千两白银。

    价值更高的银元,更是不过三千来枚罢了。

    也就两个匠人,两台机器一天的产量……

    但是,几十车东西堆在这里,换来的视觉效果,却是几千两银子无法比拟的。

    小山一般的货物,当得知这些东西都是皇帝的赏赐的时候,无疑激发了匠人们的热情。

    山呼万岁声,天崩地裂!

    朱由检下了马车,让御林军们各自负责一种物资,一样一份,交到自己手里。

    而他自己,则是亲手拿着一样样物资,将东西递到了匠人手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万岁爷亲自给匠人们发物资,这破天荒的举动,瞬间收复了所有人的忠心。

    朱由检将一匹棉布和十斤白糖、二斤盐巴、百斤米票,交给了面前的一个工匠。

    只见那人抱着一大摞东西,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:

    “陛下,您的恩情,俺李大牛没齿难忘,陛下放心,俺今天将东西拿回去后,晚上就回来加班,哪怕每天多敲出一个零件,俺也要报答您!”

    朱由检将他拉起,笑问道:

    “听大牛你的腔调,可是河南人?”

    “嗯嗯!”

    李大牛忙不迭的点头:

    “小的是去年轮值上京的匠户,老家是洛阳人,陛下您知道啊?”

    李大牛满脸都是笑容。

    嘿嘿!

    祖坟冒青烟了,皇帝他老人家竟然知道俺是哪里的人,还喊了俺的名字。

    列祖列宗啊,你们在天有灵,可要保佑陛下健健康康啊!

    你们放心,等俺再立点功劳,换了一个吏员的身份,俺就给你们修缮祖坟,定要将你们再风光风光!

    俺要让十里八乡的都知道,咱们李家,也出了个当官的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见李大牛欣喜若狂,也不说透自己是从口音里听出来的。

    他笑着默认了此事。

    有时候,善意的谎言,何尝不是对人最大的鼓舞。

    李大牛欣喜若狂的走到一边,眼巴巴的望着皇帝,满脸都是幸福的光芒。

    赏赐依旧在进行。

    士卒们将一份份物资,交给皇帝。

    朱由检又拿着物资,亲手交给了匠人们。

    赦则恩出于上,法犹存;赎则力出于下,人滋玩。

    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朱由检作为一个熟知历史之人,自然不会放过收买人心的举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直到太阳西沉,赏赐工作才做完,等朱由检回到皇宫的时候,天已经黑定了。

    王徵作为朱由检最为看重的大牛,所住的房屋,乃是一套四进的大宅子。

    这是皇帝赏赐给他的。

    所谓四进,指的是从院门进入后,单单横向的主房,就有四层,每层前面,都有一个小院。

    这样的宅子,每一处都是大官富绅才能住得上的。

    王徵家人不多,皇帝的这套宅子,当真有些空落落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王家的男人们,都在作坊里做事,平素只有女眷在家,更加显得空旷了。

    夜幕已经黑定,尚氏与申氏已经吃过了晚饭。

    本以为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,谁知道,两人正要挑灯看一会书,再去洗漱,忽然就见到婆子王妈匆匆而来。

    “大夫人,门房刘头说宫里来人了,正在前院等着呢,您快去看看吧!”

    “宫里来人了?”

    尚氏当即一惊,急忙唤上申氏,匆匆朝前院而去。

    “王公公,您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尚氏惊呆了。

    来人竟然是陛下身边的大太监,执掌司礼监的王承恩?

    尚氏是认识王承恩的,

    当初,陛下赏赐院子的时候,是王承恩亲自来的,尚氏早已记住了王承恩的样貌。

    王承恩呵呵一笑,道:

    “老夫人,咱家这厢有礼了,快,洗手焚香吧,这可是大喜事!”

    王承恩这话一出,尚氏顾不得惊讶,急忙让人打来了清水,与申氏一并洗了手。

    下人们早已搬来香案,尚氏亲自点了檀香,恭敬的插在香炉内。

    王承恩面北而站。

    尚氏抬眼看去,只见旁边另一个大太监的手上,正托着一柄圣旨。

    仔细看去,那圣旨的卷轴,竟然是玉制的,圣旨的织物清晰的可以看到淡黄、浅黄、深黄、灰、白五色交织的繁复纹路。

    这……

    尚氏心中一惊。

    这竟然是一品圣旨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华夏传统宅邸,都是讲究一个坐北朝南,这样的房屋,冬暖夏凉,最为惬意。

    眼见王承恩掏出了圣旨,尚氏顾不得深思,急忙拉着申氏,按照皇帝新颁布的大典礼仪,弯腰躬立,等待王承恩开口。

    王承恩从副手高时明手上接过圣旨,徐徐展开: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,诰曰:

    国家与辅弼之臣,每笃始终之谊,才品程之,功实定论……

    兹有王徵,其有绩沛著于中朝,朕不甚爱焉……

    特赠王徵故太大人王应选为一品出身,母太张氏为一品夫人,继母太张氏为二品夫人。

    允建牌坊以彰显,许以地方碑文以载之。”

    (对于已故官员家眷的追封,需要加“太”字。大人:父亲的意思。王徵母亲、继母都姓张。)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皇帝他老人家,竟然赏赐了咱家老太爷几人?

    还给出了一品的厚赐?

    尚氏惊得差点失声叫喊出来,她扭头看向了一边的申氏,却见申氏也是一脸的惊讶,正瞥了过来。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