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- 第580章 要用大白话

第580章 要用大白话

    朱由检一边说,陈奇瑜一边记。

    他要将皇帝的话,记录下来,然后再转换成了圣旨的制文格式。

    等皇帝说完,陈奇瑜已经用草书速写好了。

    他伏在案边,细细琢磨一番。

    伸手又拿来一张纸,按照皇帝的意思,书写了两份旨意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看这样可以吗?”

    陈奇瑜捧着自己润色后的圣旨内容,凑到朱由检身边。

    朱由检看了第一张,这是昭告天下的。

    他极为满意。

    不愧是饱受八股文折磨出来的人才,各种“诏”“告”“制”“敕”随手拈来啊!

    (我想起一个笑话,我们那个年代的历史书,是这么说八股文的,说什么因为八股取士禁锢思想,导致华夏科技落后什么的。

    偏生,大部分人还就信了!

    然而呢?

    这就是一种行文方式。

    你以为现在的“八股文风”,就一定消失了吗?

    就好像你写信,抬头一定是——某某:见字如面,十分想念之类。

    就好比高考作文——一定要开头应题,结尾点题。

    你不这么做,分数就不高!

    这难道就不是——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?

    ……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

    说个你们不敢相信的,我有个朋友,专门帮写演讲稿,一个字三块起步,他甚至接过十几块一个字的。

    你看,这种行书风格,像不像所谓“禁锢思想”的“八股文风”呢?

    一个书写的格式而已,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!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又看了第二张。

    这是写给参与了归化城之战的义师头领们的。

    陈奇瑜写的极好,洋洋洒洒上千言,文风斐然,引经据典。

    然而,朱由检却极为不满。

    他皱着眉头,指点道:

    “陈卿,这份改一改。

    义师多为乡野人士,彼等更习惯大白话,你写的深了,他们反而不懂。

    陈卿,照着太祖时期的圣旨风格,多用白话即可。”

    陈奇瑜明白了,急忙道:

    “臣这就去改!”

    陈奇瑜又趴在案几边,重新书写了一份。

    果然,这份诏书,就通俗易懂了。

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朱由检点头:

    “誊写一遍,明日发出去!”

    这事,就不用陈奇瑜亲自动手了,自有新科进士来抄写。

    写好后,朱由检再次检查一遍,这才让王承恩拿来大宝,用了印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处理了封赏义师的事情,朱由检让人展开硕大的军事地图。

    地图上,明顺联军,已经布置好了包围圈。

    就等着姜瓖等人,移兵黄河北岸,堵死了清军逃遁退路了!

    实际上,别看北方这个口子很大,然而,能让清军作为退路的地方,却并不多。

    唯有河套三平原罢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处在黄河几字弯以北的西套银川平原、后套巴彦淖尔平原、前套土默川平原。

    而银川和巴彦淖尔这两个地方,因为有桌子山、库布齐沙漠的阻挡……

    因此,清军逃生的唯一最优路线,就是他们进来时候的土默川平原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——拿下了归化城的姜瓖、冒辟疆等人,就算不能如期抵达土默川黄河北岸,也已经堵死了清军逃跑的必经之路了!

    朱由检的军事布局,已经完成!

    “老臣恭喜陛下,关门打狗计划,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步!”

    陈奇瑜笑的眼睛都快看不到了。

    鄂尔多斯高原虽然很是广袤,占地足足13万平方公里。

    然而,北部是库布齐沙漠,南部是毛乌素沙漠。

    因此,境内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,却并不多。

    满打满算,也不过就五六万平方公里罢了。

    还包含了大量的山区……

    归化城一拿下,哪怕是不守住黄河沿线,清廷的20万大军,也跑不脱了!

    因为这个城,卡在了土默川平原和察哈尔部草原之间。

    若是清军愿意朝西跑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求之不得!

    那边可就是喀尔喀蒙古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外蒙古。

    史称漠北诸部。

    四年前的崇祯十三年。

    面对清廷和俄国的步步紧逼,漠北蒙古诸部举行了会盟,制定了统一战线。

    史称:《喀尔喀—卫拉特法典》。

    到了1646年,也就是两年后,多铎击败了喀尔喀联军,这才使得漠北诸部名义上归降。

    更是要到1688年,葛尔丹击败漠北蒙古联军,外蒙古各部才移居内蒙古境内,从此投降清廷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——清军若是西逃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不但会放他们离开,甚至还要资助他们呢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听到陈奇瑜的说辞,朱由检点头:

    “此计的确已经是万无一失了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看着陈奇瑜:

    "陈卿,这里就交给你了。

    朕要去一趟山西。"

    陈奇瑜眼睛一亮:

    “陛下要对他们动手了?”

    朱由检笑了起来:

    “刘芳亮朕都请来了,难道还能饶了他们?”

    见皇帝说的有趣,陈奇瑜失笑。

    皇帝用刘芳亮搜刮银钱的事情,他也是听说了的。

    平素一贯给人以严肃印象的皇帝,竟然有了这么皮的一幕,委实是陈奇瑜始料不及的。

    朱由检继续道:

    “不光是刘芳亮,朕将方正化的义子魏国征,也招了过来。

    一并招来的,还有五百锦衣卫缇骑。

    魏国征这小子,方正化的一身本领,已经学会了八成。”

    (缇骑是锦衣卫中,具有侦缉权力的校尉的雅称。

    一般都是从民间挑选的,并非父子世代承袭。这是为了避免特权锦衣卫的为非作歹。

    缇:古代皇帝亲军,身穿缇色,也就是橘红色。

    缇骑,就是身穿橘红色衣服的天子亲军中的骑兵,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缇:这也是锦衣卫普遍的衣服颜色。

    当然,在执行潜伏任务时,锦衣卫穿的是寻常的衣衫,越像普通人越好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底层锦衣卫,穿皂服的原因。

    便于隐藏么!

    后人不加考据,就认为锦衣卫低级军吏穿的是皂服,这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他们的正装颜色,都是缇色,也就是类似橘红色。

    包括飞鱼服、斗牛服、蟒服,正装都是这个基色,只是补子的形状、颜色不同。)

    (现在的破输入法,tiji,死活打不出来,骑变成了只有一个qi的读音了……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陈奇瑜笑道:

    “术业有专攻,缇骑素来都是抄家的能手,陛下调他们前来,才是正理。”

    见皇帝已经做好了准备,陈奇瑜不在阻拦,关切的道:

    “那陛下——还是要多带点人过去。

    毕竟……八大家的实力可不弱呐。”

    陈奇瑜一脸的担忧。

    ps:解释部分,补了字数。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