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在线阅读 -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第4节

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第4节

    蔺荷甚至懒得搭理对方。

    擦干头发,随意用红绳扎了个高马尾,这个发型让她整张脸都露出来,巴掌大的脸小巧精致,眉目如星,鼻梁高挺,倒显出了几丝英气。

    她打算趁休息去林叔那儿一趟,告知对方最近不要收太多的鸡爪,小翠见她往外走,忽然提高声音:“喂,掌柜让你去二楼找他。”

    蔺荷脚步顿住,这个时辰去……

    她拧紧眉头。

    小翠翻了个白眼,“不相信算了,反正话我已经传到,去不去是你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继而不知是羡慕还是嘲讽:“哎,有些人真以为自己勾搭上掌柜,就能翻身当主人,然而野鸡就是野鸡,别妄想飞上枝头当凤凰……”

    蔺荷实在受够她的阴阳怪气,同为女人和打工人,何苦为难彼此,她回过头,做出讶然的样子:“难道这不是你的想法?上次掌柜娘子问我,我还替你美言了几句呢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!”小翠尖叫。

    “放心,”蔺荷体贴地安慰,“掌柜娘子很心善的,还说过几日就让人把你抬到掌柜房里。”

    闻言,小翠如遭雷劈,她的确想抱上掌柜大腿,但前提是不让掌柜夫人得知,上一个不安分的店丫头,早就不知被卖给哪个泥腿子了。

    这个流民,不会真的和夫人说过那些话吧!

    耳边终于清静,蔺荷拍拍衣服褶皱,满意地离开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一品楼的掌柜姓王名才,中等身材,因为开酒楼吃的不错,长得满面油光,见蔺荷来了,笑眯眯伸手:“听说你最近总是去林家?”

    蔺荷行礼,不动声色避开对方的咸猪爪:“林叔林婶帮我良多,我很感激他们一家人。”

    王才:“哎,时间过的真快,还记得当初你晕倒在我们酒楼门口,大冬天,冻的都快没有知觉。”

    “多亏了掌柜和夫人的一碗热水,还收留我当店丫头,这份恩情蔺荷一直铭记在心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记得就好,只要你继续听话,以后会有更好的日子…”

    王才意味深长地提醒。

    于是蔺荷便“娇羞”地低下头,实际是掩饰住眼底的情绪,同时在心里把这老.变.态骂了百八十遍,

    呸!人渣!

    好在如今的王才有贼心没贼胆,因为最近几日掌柜娘子都在这里,他不敢对蔺荷下手,只能时不时嘴上“暗示”几句。

    等时间差不多了,王才挥手放人,临走前,似是想起什么,突然说了一句:“既然国子监已经招到厨子,那么从明天开始,你就不用出去了。”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和蔺荷只摆半天摊不同,商贩徐仁福则是在国子监门口待了一天时间。

    直至国子监的学子傍晚散学,他才推着车子回去,最近天气越发冷,回去后什么话也顾不得上说,把车子放在院中,先让娘子倒一碗热水。

    抿几口,呼出热乎乎的暖气,再抱着暖和双手,还有被风吹得快要掉下来的耳朵。

    他娘子看得心疼:“要不还是算了,在东街摆摊也赚的够花,何必大老远去北街。”

    钱怎么能够花呢……“眼看着秋生要到年纪,我想着送他去好学堂读书。”

    闻言,徐仁福的娘子擦了擦眼角,她既心疼丈夫又想让儿子读书,着实两难全。

    “对了,秋生呢?”

    “刚才还在屋里,这会儿不知跑哪去了。”

    话说着打开屋门,看到自家儿子正站在院中吸鼻子:“好香啊,爹,你车上放着什么东西啊!”

    徐仁福一愣,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,还是翻到用叶子包起来的卤味才想起来:“哦,是鸡爪子。”

    他娘子嫌弃:“买这东西做什么,没肉又腥。”

    “哎,说是这个不腥呢。”

    秋生才不管呢:“我要吃要吃!”

    闹起来的小孩着实不可理喻,一哭二闹三上吊,大人败下阵来,徐仁福的娘子没好气道:“要是不好吃就赶紧吐掉。”

    “哼,肯定好吃。”秋生不相信,他都闻到香味了,迫不及待张大嘴巴,徐娘子给他的是一块鸡胗,没办法,碗里就这个看起来像个样子,他啊呜一口吃掉。

    瞬间,鲜浓的汁水便包裹住味蕾,八角、香叶、花椒……纷纷冒出头来打招呼,和肉的口感不同,鸡胗总体滑而.硬,咬起来咯吱咯吱,非常有嚼劲,且因为煮的久,七八种香料的味儿彻底融入到一颗小小的鸡胗中,可谓“一鸡胗知卤味”,秋生立刻就爱上它。

    “好好吃哇!我还要!”

    夫妇俩对视一眼,看儿子这么喜欢,也起了好奇心,试探着拿一个尝尝,没想到味道真不错。

    尤其辣卤,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,初时感觉整个嘴巴要燃烧,把两人吓了一大跳,连灌了两杯凉水才觉得散了些,可没过多久,那股酥麻感又让人控制不住流口水:“当家的,这东西很贵吧?”

    “还行,这一碗要十文钱,那家摊主说,冬天可以放四五天。”

    他娘子当即拍板决定:“那你明天再买十文钱……不,三十文钱回来!”

    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普通百姓家,蔺荷的卤味虽没被国子监的学子接受,阴差阳错率先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    小孩爱吃原味卤,大人爱吃麻辣卤,两种口味都有市场,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,卤味都是京城百姓家饭桌上的常用菜。

    回归当下,次日一众回头客去老地方买卤味,连同陆史虞偷偷打发来的四九也混在人群里,可到了国子监门口,却发现蔺荷并没有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,第三天……接连五日都没有来,国子监饭堂的厨子却挑选完毕,只待准备完毕,择一个日子朝学生开门。

    第5章 公子帮我

    “老爷,小娘子最近一直未摆摊,您说她是不是……不卖了?”

    四九站在大开的窗户前,少年老成地愁眉苦脸。

    大冬天,屋里点着炭盆,但因为有烟,只能打开窗户散气,于是这暖意相当于为零。

    陆史虞却是硬生生受着冷风看完了手中的书,抬头,俊秀的眉目间透出疑惑:“为何不卖?”

    还能为何,四九颇为无语,这才几日老爷就忘了自己嫌弃鸡爪的事情,不过后面尝到那味后,老爷就改变了态度,就着鸡爪多吃了两块饼子。

    可像他们家老爷这般敢于尝试的,全天下又有几人呢。

    小娘子八成觉得生意不好,放弃售卖。

    四九对此事颇为上心,一方面是因为他家老爷好不容易看上一位小娘子,可不能把人看跑了,另外那卤味他也尝过,味道着实好,让人吃了还想再吃。

    “要不,奴才去打听一下小娘子的家在哪?”他提议。

    私下打听女子家事实在无礼,陆史虞下意识皱眉,可想到百姓,最终还是同意下来。

    事出有因,想必那女子也能理解吧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外面的风云蔺荷暂不得知。

    自从王才不允许继续出摊,她便一直“老实本分”地待在一品楼,闲时去林家帮忙,顺便拜托林叔帮忙注意一下有没有大户人家招收厨娘。

    没办法,考不上“公务员”,她得找个“私有小企业”打工吧?后者虽比不上前者,生活也困难点,一不小心还要被主家磋磨。

    可到了阶级分明,没啥人权的古代,她能有什么办法呢?蔺荷刚穿过来时,赶上一队从南方而来的流民,她随着他们日夜行走,为了保护自己,必须浑身弄的脏兮兮看不出模样。

    最开始的目的是活下去,现在也不过多加了几个字,有尊严的好好活下去——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赶快脱离狼坑虎穴,另谋其他道路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,”林叔给一品楼送柴,多少知道王才品行,“我会替你好好打听。”

    又将之前得知的消息告知蔺荷,“国子监那边一共选了十位厨子,四人是在酒楼待过的,三人是夫子们送去的,余下都是擅长小食的百姓,其中卖饼的陈家,因着做的饼受学子欢迎,故而被国子监司业破格入选。”

    卖饼的……应该就是当时和自己一同卖饼的“邻居”,但他那饼实在算不上好吃,现在这年头,尚没有发酵一说,面食吃的是死面,蔺荷觉得口感一般,但国子监就是选中了他,生气也没有什么用。

    又听说是国子监司业推荐,她立刻想到锦袍男子,那人年纪不大,周身气质却是非常沉稳,不像学子,如今想想,八成是那什么司业。

    呵呵。

    人有问题,嘴巴居然也有问题。

    蔺荷在内心偷偷吐槽,她可是牢牢记得锦袍男子放弃蟹黄饼,选择死面饼子的事情……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离开前,蔺荷准备把卤味的方子抄给林家人,换来林叔的大惊失色:“万万不可,这东西太珍贵,怎么能给我们!”

    蔺荷道:“本来打算靠它敲下国子监的砖,后来想想,这东西味道虽好但富人家却是瞧不上,林叔不嫌弃,平时可以按照方子做些,让狗蛋和小花尝尝肉味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不能白送。”林叔叹息,他想给钱,蔺荷却不要,“大家多吃点肉味,也算我做了一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院子里,林家的两个小孩不怕冷,正蹲在那儿玩拉筋儿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简单的游戏,选择杨树叶子的茎,两相交叉使劲,看谁的筋儿先断。

    蔺荷走的时候,不经意间看到了他们手中的“杨叶茎”。

    她愣了愣,突然停下步子,“狗蛋,我可以看看你手上的东西吗?”

    “好啊!”

    蔺荷接过来,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——颜色发黑,透着点儿棕,细长条,她的表情从严肃渐渐变得惊喜:没看错,的确是蕨根!

    “这东西是从哪里弄来的?”她迫不及待问。

    狗蛋歪歪脑袋:“从柴房找的哦,蔺姐姐你要玩吗,可是它.硬.硬的,拉筋儿总是断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用来玩,我要用它做吃食!”

    跟着出来的林叔闻言摇头:“这是小角,不能食用,否则会引起头痛,喉咙与腹部疼痛。”

    蕨根生吃问题的确很大,即便做熟后也保留百分之十的毒素,不能经常吃,但偶尔食用无妨:“处理一二就能食用,有一道叫酸辣蕨根粉的菜,加辣…茱萸和醋等调拌,味道酸辣爽口,极其开胃。”

    几人被她说的口生津液,于是蔺荷便拜托林叔帮忙刨一些回来。

    也不用太多,如今她无法出摊,只自己留着吃便可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林叔做事还是很靠谱的。

    没过几日,他便弄回来大量蕨根,蔺荷抽空将其洗涤、捣碎、过滤、晒干,提炼出淀粉,再制成蕨根粉。

    因为没什么趁手的工具,废了好大功夫才做出一点点,估量着也就能吃两三顿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看着棕偏黑的成品粉,蔺荷也差点激动地落泪,想她来到古代吃不饱穿不暖,不过月余,胸都饿小了一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