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在线阅读 -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第82节

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第82节

    从文秀的话中抽丝剥茧,郑婷婷居然真的找到了鹿仁佳的地址。

    “不是,她找我干什么呀?”鹿仁佳有点无语。

    虽然文秀抛弃原主是因为她自己想要攀附郑国强,但若没有郑婷婷,郑国强也未必看得上文秀,原主不恨郑婷婷,但要鹿仁佳和郑婷婷相认,来个‘姐妹情深’也太强人所难了。

    “他们家闹的厉害,我没进去。”沐胡杨摇摇头表示不清楚。

    鹿仁佳:“……”

    感情这位亲还想进去凑热闹?

    “还是算了吧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只要不是小偷就成。”鹿仁佳赶紧阻止了他的骚操作,生怕沐胡杨跑多了又对郑妮妮一见钟情,开启他悲惨工具人男配的一生。

    沐胡杨也觉得这事儿他插手太多不好。

    毕竟是弟媳妇的娘家事……

    关于郑婷婷的事,鹿仁佳没放在心上,她这会儿正忙着给沐胡杨卤干子呢。

    没错,鹿仁佳把薄千张厚百叶给做出来的同时,还跟着姚姥姥的指挥做出了用来当零食吃的五香干子,还有用来炒菜的大白干,最近鹿仁佳还在研究云丝的做法。

    家里正好有烤箱,用来做脱水处理,云丝烤干了适合长时间储藏,营养价值很高,尤其适合老人和贫血的人吃,鹿仁佳打算烤一些,无论沐胡杨带去部队是自己吃,还是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卤干子,那些就是一些短保质期的东西了。

    “再给他们做几个肉酱罐头,留着哪怕蘸馒头吃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豆腐乳也做点儿,这东西下饭的很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炸点儿馓子,脆馓子面馓子都要炸点儿,一个当零嘴儿,一个留着用开水泡了当早饭。”

    “哎呀,这要不是时间不够,我得压点儿红薯粉给他,用茼蒿汆个汤,调了粉往锅里一甩,不晓得滋味多好呢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姚姥姥嘴上嫌弃,其实心里可舍不得了。

    鹿仁佳跟着后面忙了两天,给收拾了三四个大包,里面只两套崭新的换洗衣服,剩下的全是吃的,尤其是那个装满了肉酱罐头和腐乳罐头的包,重的连沐胡杨都有点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鹿仁佳见他那么没用,干脆接过来往肩上一扛:“走吧,还得赶火车呢。”

    这次她和沐戈壁得把他们送到省城,一路送上火车才行。

    “你不嫌重么?”沐胡杨有些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“我以前从山上扛过野猪下山,这点儿重量,算不了什么。”鹿仁佳努力弱化自己巨大的力气,于是有些敷衍的应道,却十分巧妙的点出这力气是从小就有的。

    沐胡杨倒抽一口气,鹿仁佳现在年纪也不大,要说以前……那岂不是十几岁就能扛野猪了?

    “你不当兵真是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这体格,就该去部队里深造才行。

    “怎么?你们部队收女兵?不是文艺兵,是正儿八经上战场的那种?”鹿仁佳挑眉问道。

    沐胡杨顿时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虽说现在还有不少女兵,但多数是文艺兵,真正现役的战争部队已经没有了,所以鹿仁佳就算去了,恐怕也找不到队伍,不过到是个侦察兵的好材料啊。

    可惜了。

    “行了走吧,别等会儿错过了车。”

    鹿仁佳出门,就打算将包捆在后座上,却不想不远处突然传来‘嘟嘟’两声,抬头望去,一辆小吉普停在那儿,周厂长正从副驾驶下来。

    “走,我用车送你们去火车站。”

    周厂长第一次公器私用,语气都有点尴尬。

    “那正好,这包重死了。”鹿仁佳仿佛没看见他的尴尬,直接拎着包就去开后备箱了,司机赶紧来帮忙,结果差点没被包给拽闪了腰。

    怪不得这位鹿同志说包重呢。

    几个包虽然重,但后备箱还是放得下的,这一次沐胡杨坐了副驾驶,鹿仁佳坐在沐戈壁和王敏的中间,三个人都不胖,可比上次三个大男人挤后座舒服多了。

    只可惜周厂长这个送人的人,这会儿是挤不上车了,只好留在姚家,这会儿正满面笑容的跟田雪说话呢。

    “心机可真重啊。”鹿仁佳感叹。

    她就不信周厂长不知道他们是四个人。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,一旦涉及到这方面,这傻子都能变精明了,可不呆呢。”沐戈壁被鹿仁佳压着,整个人都贴在玻璃上,嘴却还在跟着后头吐槽。

    夫妻俩声音小,沐胡杨只听到后面嘀嘀咕咕的,也没听清他们在吐槽什么,不然高低得训两句。

    一行人先去了县客运站。

    买票,登车。

    前后花了将近三个小时。

    等坐上了客运汽车,四个人十分干脆的霸占了最后一排,沐戈壁靠着窗,开了条缝儿任由风吹在他脸上,他自己则是闭目养神,能不睁开眼就不睁开眼。

    “你说你,晕车还要跟来做什么?”鹿仁佳絮叨着给他剥橘子:“还得我伺候你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不来能行吗?”

    没见姥姥那眼睛都快瞪到天灵盖去了。

    行吧……

    鹿仁佳也没想到姚姥姥居然这么坚持,非要晕车的沐戈壁跟她一起去送人,难不成觉得遇到事儿,沐戈壁还能保护她不成?

    “不管你力气多大,姥姥都不会放心的。”沐戈壁捏着她的手搓搓她的手背:“这大概就是长辈的心吧。”

    鹿仁佳点点头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的亲情占比很重,和原来世界不同,所以她有些适应不良也属正常。

    从县城到省城得走三个半小时,然后还得从客运站转到火车站去,几个人喊了一辆乌龟三轮车,速度不快,胜在可以运行礼,鹿仁佳带着王敏坐一辆,那边两兄弟坐另一辆,一前一后,起步价两毛,一公里四角钱,十分的贵,但为了赶路,也是没法子的事。

    坐了大约十五分钟左右,到了火车站,沐胡杨给了钱,几个人拎着行礼进了火车站,沐胡杨去买火车票,他有军官证,又舍得花钱,如今普通车厢人比较多,但是干部车厢向来都不满员的,所以很容易就买到了两张干部车厢的卧铺票。

    这一次等得时间就长了,一直等到了下午,两个人才上了火车。

    什么离别之情那是完全没有的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俩还得赶紧去客运站坐最后一班车回家。

    “其实咱们是可以在省城待一夜的。”他们都有工作证,开招待所很简单。

    “不了,还是回去吧,我认床!”

    鹿仁佳想也不想的拒绝了。

    她不喜欢招待所,也不喜欢省城,明明第一次来,这里的路比县城宽,房子比县城高,甚至连人,看起来都比县城的鲜亮,可她就是不喜欢这里。

    她站在这里,没有归属感。

    县城虽然小,但那里有妈有姥姥,她得看见她们,才能安下心来。

    “行,那咱们回去吧。”沐戈壁定定的看了一会儿鹿仁佳,仿佛意识到了她的不安,赶紧拉住她:“还有半个小时最后一班发车,还来得及,咱们出去买张三轮车票,直接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三轮车虽然贵,但是为了回家,她舍得。

    夫妻俩坐上三轮车,一路紧赶慢赶的赶到客运站,又忙不迭地去买回家的票,来时一个售票员,去时还是同一个,回去的车不忙,寥寥坐了七八个人,售票员就干脆坐在他们旁边那一排和他们聊天。

    当听说鹿仁佳是豆腐坊的时候,忍不住激动地说道:“你们厂子那千张真是太难买了,天天早上去看,要么人还没来,要么就是卖光了,千张切成丝,回家跳个青菜,又爽口又好吃,营养还又高呢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厂每天出的也不少啊。”鹿仁佳懵。

    “那哪儿够啊,你晓得县里多少人啊,你们豆腐坊就是做的太少了,吃个豆腐都费事,不过我听说最近机械厂出了个榨浆机,专门用来磨浆子的,以后这千张就多做些啊,别怕没有人买。”

    售票员说着,又继续说道:“这千张什么都好,就是摆不住,天冷还好,过些时候天热了,估摸着容易馊呢,要是能多摆两天就好了,也好多买几张,放家里备用。”

    多摆两天?

    鹿仁佳顿时一愣,这题她会啊。

    把千张切丝做成云丝就行了啊,那东西开水锅里煮个几分钟,就又恢复成千张丝了。

    “这我得回去琢磨琢磨。”鹿仁佳应道。

    “那你可赶紧点儿,我家孩子就好这一口呢。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路人甲:我的豆腐王国是要有新成员了么?!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眼看着到了11月份了,一想到马上就要过年了,就觉得时间过得真的太特么快了啊,我还沉浸在去年过年的气氛里没出来呢。

    第56章 申请

    云丝的口感确实好。

    姚姥姥本来以为他们回不来呢, 所以没做他们的晚饭,谁曾想那么晚了才到家,赶紧的披衣服做饭, 鹿仁佳赶紧拦住了。

    她如今厨艺也不差,糊弄个晚饭还是行的。

    家里还剩了些干云丝, 先用开水煮了几分钟, 捞出来沥干水分, 做了凉拌菜的料, 又切了点汆熟的白菜丝,拌起来就能吃。

    正好家里还有年前烙的薄煎饼,将云丝往里面一卷, 就是一顿晚饭了, 再配上热豆浆,简直太舒服了。

    “也不晓得这云丝能不能多做些。”鹿仁佳一边啃着卷饼一边跟沐戈壁商量:“这要是连烤炉也用上的话, 这柴火肯定是不够的,小鹿村那边芦柴长得也没那么快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再找几个村买, 小鹿村周边不少村子都长芦柴呢。”沐戈壁端起豆浆碗,先将嘴里的饼给顺下去才说话。

    “那也行,到时候让干爸去负责。”

    就鹿大民那个性子,想必很乐意帮忙, 毕竟这可以让他在其它大队都能出一次风头。

    “家里不是还剩不少么,明天先问问那些拿货的愿不愿意买, 不过我觉得应该挺好卖的, 买点儿放家里只要不受潮就不会坏,咱们还可以做点儿外包装, 说不定大哥那边吃的好, 还会打电话回来叫咱们寄呢。”沐戈壁甚至都已经开始憧憬家里的豆腐生意做大做强了。

    而且吧……

    “书里也写了, 眼前这个状况持续不了几年了,等到时候重新开始高考,国家允许个体户,像咱们家这个豆腐坊,完全可以再收回来当私营嘛,现在把名声打出去,以后销路就不用愁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夫妻俩可从来没想过抛弃豆腐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