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宋家小娘子在线阅读 - 宋家小娘子 第7节

宋家小娘子 第7节

    只不过,宋思慧在考虑怎么加辣椒酱,而宋明晏却在回味辣椒酱的味道,他突然发现,这味道,还挺好吃。

    他琢磨着,这辣椒酱要是能沾馍馍吃,那可比甜面酱好吃多了。那味道一定咸香辣爽,十分过瘾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还得是吃货。

    这上下五千年的美食智慧,可不就是饕餮们想出来的吗?

    宋思意腌制了新的东西出来,大家当然很开心。

    后面的两日,大家就把辣椒酱也带在了配料里。

    第一天就当作试吃推广,给大家尝尝鲜先。

    没想到的是,辣椒酱很快就征服了大家的味蕾。

    就连甜面酱都要退让一二。

    吃过的人,当下被刺激到,但是缓过来,又很上瘾。

    “老板,你这是什么东西,怎么味道那么特别?”

    今日出摊的人是二叔,他哈哈一笑,说道,“这是辣椒做的辣椒酱,味道辛辣。我们这不怎么产这个,你可能没尝过。大梁的西南方向吃的人多。”

    “竟然这么新鲜呢?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没听过没尝过,给我来一份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老板,你家新鲜玩意可真不少呢。”

    一顿人一听是个新鲜物件,纷纷都要尝试。

    有些人就尝了尝辣椒酱,有些人大胆直接配了煎饼。

    因着宋思意是按照现代食谱改良的,这次的辣椒酱远比古代调味品要精致,口感也好得多。

    味道也根据这个地区的口味调整了一些,没有那么辣,所以接受度更高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都很喜欢辣椒酱的味道,少数人依旧觉得还是甜面酱好吃。

    几天的功夫,县城里有几个钱的人,几乎都尝了尝。

    宋家煎饼一下子风靡了整个县。

    就连县大爷都派了小厮来购买,一买就是二十个。

    家里老的小的都要尝尝味道。

    “您拿好。年纪大的人就尝甜面酱,那个味道温和些。”二叔小心翼翼地将煎饼一个个装进食盒里,再根据宋思意的叮嘱,给小厮讲了一下注意事项。

    “妥了。”小厮拎上食盒,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“了不得了,县大爷都吃咱们的东西。”二叔擦了擦额头的汗,刚才一下子二十个煎饼,哪怕冬日了,也热得他冒汗。

    “瞧你那个样子。”小孙氏白了一眼自家汉子,“丫头都说了,这么新鲜的东西,那些个贵人肯定都想着买。这叫时尚潮流。”

    “时尚潮流是什么东西?我怎么没听过?”二叔满脸不解。

    小孙氏噎了一下,也不知是什么意思,“丫头跟着她大哥念书,自然知道的比咱们多,你废什么话啊。”

    宋思意当时也不偶是随口一说。

    这煎饼目前除了他们家,还没什么人做。

    好吃又新鲜的东西,有钱有地位的人一贯都是喜欢新鲜。

    自己尝了见了,别人没尝过见过,自然是要互相炫耀的。

    那些没尝过的人,可不就也要试一试,不然显得自己比别人见识短浅。这就会引起时尚潮流。

    没想到随口一说,竟然被自己的二婶小孙氏记住了,简直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而宋家煎饼可不就是,成为了她们县的时尚潮流,风靡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第9章

    新事物出来以后,很容易就会被模仿。

    宋思意之前也考虑到过这点。

    宋家煎饼在县里卖了半个多月,果不其然也有了跟风卖煎饼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,显然那些匆匆卖煎饼的人,是耍不出花头的。

    “老板,还是你家煎饼好吃啊,我瞧着东市尽头也有一家煎饼摊。难吃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家煎饼摊?是不是普通煎饼啊。”宋二志一边摊着煎饼,一边回复着顾客。

    那长衫男人摇摇头,语气斩钉截铁地说,“就是你家这样的煎饼。不过他家的酱料没你家好吃,也没有辣酱,火候还不对。不过也叫宋家煎饼店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可没有开第二家啊。”二叔嘴巴上说,手上依然娴熟地撒着酱料。

    宋思意自从煎饼摊生意走向正轨,就很少出来了,今日难得出来赶集,就听到了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宋思意走上来,认真询问。这可是商业交锋,可不能马虎。

    “叔,那家真叫宋家煎饼?”

    得到了客人肯定的回复,宋思意面容开始严肃起来,往摊子后一走。

    二婶和二叔就没那么淡定了,等照顾完客人,两人就开始操心了。

    “这怎么办?是不是跟我们抢客人啊。”小孙氏皱着眉,急的嘴巴都秃噜了。

    “二叔,二婶,你们别着急。”宋思意安抚地开口,“人家客人不也说了,那家人做得不好吃吗,都还是乐意来我家吃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咋能一样,还不是会抢我们的客人。”二叔宋二志急得团团转。他一贯卖稻子的时候,遇到别户人家抢着卖,就会压低稻子的价格。

    “咱们先把今天的煎饼卖完了,回家再说。其他的,你就同那些个交情好的顾客说清楚,咱们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省得他们饼不好,还赖在咱家头上。”

    宋思意沉思了一下,还是决定去东市尽头瞧瞧那户卖煎饼的人家。

    顺着繁华的街道,宋思意难得没有逛街的心思。

    路过边上的福莱酒家,拐个弯就看到了。

    果然也是小夫妻两个在卖煎饼。

    摊饼的姿势倒是很娴熟。用的是普通的大锅,底下是圆的。

    宋思意了然,怪不得有顾客说这家煎饼火候不到位。

    这种锅摊煎饼,可不容易糊吗?要想火候均匀,就得多加油,这样就不好吃,成本还高。

    宋思意还抓紧机会凑上去瞧了一瞧,结果发现他们家只有甜酱没有辣酱,而且甜酱也粗制滥造的很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宋思意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这煎饼生意还能做上许久,先攒点资本总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太阳向西边慢慢斜去。

    也到了归家的时间。

    三个人把食盒都一一打包,往回家赶。

    随着生意越来越好,每日带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归途还好说,食材基本都空了。早上就更累了。

    宋思意就偶尔出来一次,叔婶也不怎么让她拿东西,但是宋思意还是非常羡慕边上有驴车马车的人。

    到了家中,正好开饭。

    宋二志和宋思意把今天的所见所闻一一详细描述出来。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那家人应该是比不上咱们家的。”三叔嘿嘿一笑,放下心来,又挖了一大勺米饭,吃下去。

    瞧着三叔老实憨厚的样子,宋思意顿时感觉压力山大。

    一家子心眼不多,真的难办。

    “万一人家降价售卖呢?虽然咱们家卖的也不贵,但是如果他们更便宜,总有人想买的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市场恶意竞争了。宋思意没有说出来,毕竟这是专有名词,古代的人肯定没办法听懂。

    “是这么个理。”宋大志点点头,赞同闺女的说法,他在员外家做账房,也见多了这种事。

    “咱们只管做好自己,一分钱一分货。好吃,价格又公道。总有人来吃的。”孙氏说道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大家心中也都有数了。

    用完了饭,宋思意没忍住,又去了爷奶的屋子。

    “丫头怎么过来了?想同奶奶一起睡吗?”爷爷看到宋思意猫着身子,躲在门后,忍不住一乐。

    宋思意从门后出来,走进屋子,挠挠头,不好意思地说,“爷,奶,我有事想同你们商量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丫头又有什么鬼主意了?”

    “大晚上的,还有什么事要商量?”

    老宋头和孙氏可太了解自家孙女的秉性了,若是小事,宋思意自己就办了。

    “嘿嘿,咱们买头驴吧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突然想着买驴?”孙氏皱眉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叔婶她们每日扛着那么多东西来回也累得慌,以前是咱们家条件不好,现下有了钱了,不得想着置办一些?”

    宋思意的话让老宋头和孙氏沉默了片刻。

    宋思意知道要趁热打铁,赶紧说道,“买个驴车还能白日里租用呢。早晚接送一下咱们自家人,其他时间用来接送其他人,两不耽误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我们会考虑的,你先回去睡觉吧。”

    宋思意知道不好逼得太紧,爷奶肯定会好好考虑的,她也就不多说啥回房歇息去了。

    买驴的话,是二两的价格。买马就要五两了。

    刨去宋明诚结保的钱,明年买一亩地的钱,总共是五两银子。

    现如今,家里还有十两多的银子。

    怎么看都是富裕的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