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穿书七零,成了首富的早死原配在线阅读 - 穿书七零,成了首富的早死原配 第24节

穿书七零,成了首富的早死原配 第24节

    叶娇觉得挺有意思的,但是她已经到了张家门口,就象征性地敲了敲门。

    张家大门是虚掩着的,叶娇的身影刚出现,张成凤就看见了。

    “娇娇啊,是你来啦,快进来,快进来!”

    见叶娇来了,张成凤热情得很,就连任晓静也扶着大肚子起身相迎。

    何金花不悦地暗暗哼了一声,儿媳妇和她娘就已经很难对付了,这个难缠的姑娘竟然又凑过来。看来今天是没办法达成自己的目的了。

    “晓静,你家来客人了,妈就先回去了哈。”

    何金花说完,不等任晓静回答,直接出了张家门。

    张成凤朝着何金花的背影啐了一口:“真没礼貌!”

    等院子里只剩下了几人,叶娇有些感慨地道。

    “咱们女人啊,真的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在,不然嫁得好,也经不住婆家各种找茬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娇娇你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任晓静深以为意,以前她只觉得丈夫真心喜欢自己,愿意为了自己和家里人闹脾气,哪里想得到怀孕之后能出这么多事。

    这些天,任晓静也彻底想明白了,靠老公真的不行,女人啊终究还是得靠自己。

    “晓静,看我给你带了什么?”

    叶娇神秘兮兮地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个玻璃罐子,透明的罐子内是一粒粒圆润的果干。

    将玻璃罐子递给任晓静,叶娇笑眯眯地催她。

    “你快尝尝,这个就是上次我和你说过的果干,刚刚晒好的,我尝着酸酸甜甜还挺好吃。”

    任晓静拿了一个放在嘴里,用力一咬,酸意瞬间在口腔爆发。

    开胃极了!

    她眼睛眯了起来,一脸享受。

    “娇娇,你真厉害!这个果干也太好吃了!”

    “你喜欢就行。这罐应该够你吃两个月,你快吃完的时候跟我说一声,我再给你晒一批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任晓静珍惜地摸着玻璃罐子,“对了,娇娇,你这两天注意一下。我们厂子的布料应该就要下发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快?”

    叶娇诧异地挑眉,随机就笑了。赚钱的事情自然是越快越好,北河市服装厂的效率越高,她就越高兴。

    “那成,我回去就和我们村长说,我可是早就看好仓库了,我们村委会的那两间空屋子正正好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你还挺会想。”

    两人边聊边吃,很是投机。

    等张成凤过来喊她们两吃饭了,叶娇这才反应过来,时间已经很晚了。

    她赶忙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叶娇走后,张婶子也好奇拿起果干,刚咬了一口,就立刻龇牙咧嘴地吐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也太酸了!”

    任晓静眨眨眼:“不会呀,我觉得刚刚好!可好吃了!”

    第31章开展扫盲工作

    等叶娇回到下河村的时候,竟然正好赶上了村长处理朱广发的事情。

    她刚走到村口就被人喊到村委会去了。

    叶娇:“……”

    她这是什么体质?怎么什么热闹都能赶上。这朱广发明明比她早回村一个多小时啊……

    面对大家的指责,朱广发很不服气。

    “我只是做了你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而已。会计岗位就一个,我不这么做,你们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?早就被孙莹莹挤掉了吧!”

    “你胡说八道!会计岗位明明就是公开考试,公平、公正!你自己考不上就怪能考上的人?!谁不知道你从来不看书?看见卷子就头晕!”

    孙莹莹要气死了。

    朱广发却不直接跟她对峙,只是嗤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你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,如果真的大方,那你就应该现在就把会计的岗位让出来。”

    叶娇被朱广发的厚颜无耻恶心到了,皱眉开口。

    “孙莹莹是凭本事考上的会计编制,为什么要让出来?”

    本来以为自己还能有第二次竞争机会的知青们被叶娇扫了一眼,全部都心虚地低下头去。

    叶娇叹了口气:“其实村长想的很周到。你们竞聘不上食品厂的职位,还有其他选择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其他选择?”于文轩立刻追问,他从叶娇的话里听到了更多机会。

    村长磕了磕烟杆子,慢悠悠地开口。

    “之前叶娇就跟我说过,想让你们在村子里开展扫盲班。”

    扫盲班,是六七十年代的特色,这时候的人识字的很少,政府会定时派人下来教村民们识字。但是大动乱开始后,扫盲班就停了。

    叶娇经过上次的大型考试,深感下河村的乡亲们知识含量太少,于是提议让知青们来扛起扫盲的任务,村长也同意了。

    叶娇跨过众人,来到最中央:“既然村长已经说到了,那我就详细和大家解释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村普遍教育水平不高,之前种种地都没什么,可现在我们村不但有了食品厂,还即将承接了一部分市里服装厂的工作。所以人员素质,包括下一代的教育问题,都必须提上日程。”

    “原本想着会计岗位确定之后,再跟大家提,可半截儿出了巴豆的事情,这才耽搁了。”

    朱广发此刻才意识到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,他露出后悔的表情,但为时已晚。

    “大家这几天可以把书本捡起来了,从下周一开始,每天晚上大家轮流给村民们上课。每节课我们会给五毛钱的讲课费,由食品厂支付。”

    下河村食品厂别看才成立不久,但是已经在叶娇的主持下完成了好几笔订单,账上的资金积累到了一千多块钱。这些钱除去预留的成本,剩下的就是纯利润,可以用来作为村里的集体开销。

    集体开销有很多种,比如教育资金(老师的工资、课本纸笔购买等都包含在内)、村民们的医疗保险、养老金等都包含在内,当然,年末叶娇也会拿出部分钱做村民们的年终分红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!我们会努力的!”

    “我这就回去看书!”

    “五毛钱啊,一节课45分钟,讲两节课就是一块钱,一个月就有三十块钱。比当食品厂的工人还要赚!”

    有数学的知青立马就把一个月的收入算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我们这里有四个人,每人可以分到七块多钱呢。”

    知青们被这个消息冲击得兴奋不已,回到知青点后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书,每天晚上认真复习。

    至于朱广发嘛,那天过后,所有知青都远离了他。之前计算收入时,就已经把他排除在外了,本来加上朱广发应该有五个人才对。

    本来叶娇以为朱广发也就这样了,没想到几天后,她得到消息:朱广发家里人找关系终于把他接回城里去了。

    朱广发临走前,也没什么人去送他,但叶娇还是从七大姑八大姨口中得知,朱广发走的那天,格外的意气风发,好像突然就扬眉吐气了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开展扫盲工作,叶娇是认真的。

    但是,她并不是只给和她同批次的知青们下达任务,她的视野更广。

    现在下河村的知青点只剩下八个人了,朱莹莹和于文轩之后会在食品厂上班。

    剩下的六人中,还有四个人是前些年就到了下河村的。除去已经离开的朱广发,剩下能用的人才也不多了。

    叶娇很珍惜地想要“物尽其用”!

    于是到知青点,把所有知青都喊过来谈了一次。

    “同志们,你们的任务很艰巨呀!我们扫盲班不仅要给乡亲们普及基础知识,还需要做到能让村民们与时俱进,抛除固有的封建思想。

    比如,让他们不再重男轻女!让他们不再苛待儿媳!让他们不再打老婆!”

    六个人一听,顿时面面相觑了。

    就下河村这些村民们,老旧思想那都是根深蒂固的,哪这么容易改变?

    叶娇看出他们的顾虑,鼓励道。

    “我会跟乡亲们说,只有从我们村扫盲班顺利毕业的人,才能进入明年食品厂的扩展名额。他们毕业之前,必须通过我们的考试。这考试可不仅靠文化知识,还会考他们的思想品德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叶娇没忍住露出甜美的笑容。

    她都想好要考什么了。

    一定要把后世网络上的那些段子都给放进去。

    什么“老婆生娃,你保大保小?”,“老婆和老妈都掉进水里,你救哪个?”,“女儿成绩很好,你让不让她上大学?”,等等问题。

    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
    知青里年纪最大的女人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,点头应下。

    她深知下河村的乡亲们对食品厂正式工的岗位是多么渴望,只要有这个胡萝卜在他们面前吊着,相信他们会使出吃奶的劲儿学习的。

    “好,那我们先来安排一下课程。你们谁想第一个开课?”

    叶娇问完,静静等待着。

    知青们面面相觑,谁都不敢第一个站出来。

    最后,还是年纪最大的那个女知青率先开口。

    “那我第一个吧。我可以给乡亲们讲讲拼音,我以前教过小朋友。”

    “ok!”叶娇看向她,“那我就把你的名字写在最前头了。”

    叶娇低头,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她的名字:王莲。

    “好!”王莲点头答应。

    她读书的时候兼任过城里小学的老师,但是因为一直没有获得正式编制,下乡的时候才会到了下河村,这次扫盲班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