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种田养老养娃日常[七零]在线阅读 - 第307节

第307节

    晓语说:“不是,平常用的。”

    晓岱惊讶:“那要吃好多年吧。”

    晓语:“是啊,感觉很多人得失心疯一样,脑子里只有买买买。”

    徐兰和唐启阳相看一眼。

    农忙继续,在农场插晚稻秧的前一天,徐兰带着孩子们在家歇一天,上午九点多,有小孩跑来报信:“晓雯姐,邮递员来了,有你的信。”

    徐兰和晓雯晓语晓岱精神一振,徐兰回一声:“知道了”,给小孩一粒糖,母女四个跑去公路尾,晓雯激动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。

    她手微抖,激动打开信封,抽出里面的纸张打开,是在沪市的纺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

    虽然不是第一志愿录取,晓雯依然非常高兴,看录取通知书后“哈哈”大笑几声。

    然后大喊三遍:“不用复读!不用复读!不用复读!”

    晓雯喊完当场转跳一圈表达她心里的快乐。

    她激动把录取通知书给徐兰说:“妈,我考上了!”

    徐兰和晓语晓岱在旁边也看到了,徐兰接过通知书细看,晓语满脸笑容和妈妈一起看。

    晓岱高兴抱住小妹说:“可以啊!”

    徐兰看录取通知书后说:“挺好的,正好小五对服装有兴趣,也算对口了。”

    高考恢复十一年,很多大学生,大专生毕业分配后和自己在学校学的专业不对口。

    至于小五将来毕业后……,四年后再说。

    晓语点头,母女四个和邮递员道谢后回家。

    在场的人不少,晓雯考上大学的事很快传遍全三队,在集体水田里犁田的唐启阳收获大家的恭喜。

    徐兰四个回到家,晓雯抱住妈妈说:“妈,谢谢你!”

    徐兰笑说:“咱家的第五个大学生,今晚想吃啥?”

    晓雯兴致勃勃说:“妈,晚上我做饭!”

    晓语和晓岱惊讶,太阳从西边出来了?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感谢在2023-04-05 22:48:10~2023-04-06 22:37: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咕咚来了! 1个;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我喜欢吃橙子 5瓶;雪菲、咸鱼的梦想 2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第309章 送

    自从高考恢复后, 半山村三队唐家出九个大学生,其中五个是唐启阳家。

    这么些年一队和二队只各出一个大专生,显得唐启阳家的五个大学生非常出名。

    很多中老年人想到十几年前的唐启阳一家, 心里感慨: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句老话再准确不过。

    很迷信的人觉得唐启阳家的风水太好了。

    晓雯说晚上做饭后拿录取通知书回房间放,然后给大姐和三姐写信, 洋洋洒洒写一通。

    徐兰上二楼泡茶喝, 一会晓语上来在她对面坐下, 徐兰给她倒一小杯茶, 放下茶壶说:“你回来就忙活, 上个学期怎么样?”

    晓语看小茶杯里青绿的茶水说:“谢谢妈,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晓语没有特别的爱好,以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, 会做老师也是顺着分配的潮流,开始工作时忐忑,后面慢慢习惯, 渐渐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。

    只是…, 晓语端起小茶杯喝下茶说:“我回来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对象, 妈,我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对象会令你和爸没有面子吗?”

    徐兰语气肯定:“不会, 别人说什么不用在意, 你也不用着急。”

    她顿一下说:“你大姐结婚时我有话没有和她说,我和你说吧。”

    晓语疑惑看向妈妈, 徐兰向她笑笑端起茶喝后说:“我和你爸都不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, 要不然就不会有离婚这回事, 我当时想和你大姐说如果在婚姻中受了委屈, 实在不想过了就离婚, 不用怕离婚后的流言蜚语, 什么时候都能回家,但我看她和你大姐夫感情这么好说这种话煞风景,就没有和她说。”

    晓语端起茶壶慢慢给妈妈倒茶再给自己倒,妈妈刚刚说的话令她很震憾,她听几起夫妻闹离婚的事,长辈从来都是劝和不劝离,吵吵闹闹又过日子。

    但妈妈说实在不想过就离婚,可以随时回家。

    晓语放下茶壶,端起小茶杯轻轻抿一口茶,妈妈在告诉自己大胆去找对象,如果结婚后过得不好可以离婚,告诉自己随时都有退路。

    这个学期是有男人向自己表达好感,但自己还没了解对方便躲开,没有给别人了解自己也不给自己了解别人的机会,这逃避的心理不好……

    徐兰见晓语脸上变轻松又说:“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,更没完美的人。”

    晓语放下小茶杯笑说:“妈,你和我爸在我心里就是完美的人。”

    徐兰笑:“你这么说我挺高兴,可惜我们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小六从农场骑小马回来,听四姐说五姐考上大学,闷闷不乐。

    晓岱问他:“你五姐考上大学你怎么不高兴?”

    小六闷闷说:“五姐去沪市,家里只剩我一个小孩了。”

    之前五姐在县城读书,两个星期回家一次,五姐去沪市上大学,将和四姐一样,寒假和暑假才回来。

    晓岱想也是,抱住他说:“可怜的小六,四姐抱抱你。”

    小六挣扎说:“四姐,好热。”

    确实热,晓岱放开弟弟给他倒凉茶说:“你九月上四年级,后年要上初中了,到时也离家上学。”

    小六耷拉着耳朵,有点明白妈妈为什么久不久说自己长太快,他现在也觉得自己长得快,还没玩够,不想进城读书。

    晓岱心想自己明年毕业分配回县城,叫老爸赞助一辆摩托车,到时候住家里,天天早上在家里吃饭,带午饭去单位,晚上能回家吃饭。

    完美!

    小六咕咚喝凉茶问她:“四姐,妈和二姐五姐呢?”

    晓岱给他擦着背后的汗说:“妈和二姐在楼上喝茶,小五给大姐和你三姐写信。”

    小六“哦”一声,喝完水从冰箱拿冰棍来吃。

    临傍晚,晓雯和二姐四姐进厨房,她做主厨,两个姐姐打下手,在二姐的即时指点下做出六个菜。

    天刚黑,一家人坐下吃饭,唐启阳夹菜吃进嘴里顿一下嚼嚼咽下,晓雯眼睛期待看向他问:“爸,菜怎么样?”

    唐启阳喝一口酒说:“不难吃,你做的?”

    晓雯高兴点头:“嗯。”

    晓岱说:“小妹你高兴早了,是不难吃,但也不好吃。”

    晓语和小六同时点头。

    晓雯向四姐撅嘴,不好吃也比你做的好吃。

    徐兰说:“行了,能吃,难得小五有这份心。”

    唐启阳附和老婆:“这也比以前喝野菜粥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小六说:“爸,野菜粥不难喝。”

    晓语:“爸说以前的野菜粥是用碎玉米和野菜一起煮,没有一点白米,一滴油也没有,喝起来满嘴苦涩。”

    小六:“知道了,你们小时候饿肚子时喝的粥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没印象。”

    “不不记得了。”

    小四和小五先后说,小时候吃的苦她们真不记得了。

    一家人热闹吃饭后清洁卫生,孩子们看电视,徐兰和唐启阳在院子里乘凉,两人躺在躺椅里。

    徐兰和唐启阳说:“开学前小五自己一人去沪市我不太放心,到时我开车送她去。”

    “嗯”,唐启阳应声说:“寒假她自己回来。”

    小五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,她出过门,见过世面,普通学生放假都能自己来回,她当然也能。

    徐兰:“好。”

    随即她又说:“做父母要做到完全不偏不倚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晓雯小时候乖巧,他们有时心里会不知不觉偏向她,更不用说小六。

    唐启阳说:“我们没有偏太过,偏一点孩子们都不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都是好孩子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隔天农场插秧,人多,一天便插完,陈小红夫妻俩调休,回家四天。

    农场基本上忙完,徐兰在队里忙集体的活,晓语也想要去插秧,徐兰没让。

    五天后立秋前两天,集体的晚稻插完,最熬人农忙过去。

    太阳热辣,几个孩子每天傍晚都去农场游泳,和小六关系好的小孩也去。

    农忙过后,放暑假回来的秋叶天天傍晚带着妹妹去和晓岱晓雯混,轻松热闹过暑假。

    快活的日子过得快,二十三号徐兰夫妻俩给晓雯办热闹的升学宴,之后晓雯开始收拾东西,徐兰和唐启阳做些准备。

    中元节后一天二十七日傍晚,徐兰和唐启阳在桃树林挑最熟的桃子,现在最熟的桃子也堪堪到八成熟,摘三小篓,老三和小五各一篓,一篓送给乔怡。

    三篓桃子晚上放在菜窖里,第二天再搬上吉普车。

    次日大清早五点多,天刚亮,三队前面的公路上,晓雯抱着小弟狠狠亲一口:“在家好好听爸妈的话。”

    小六含眼泪哽咽应:“嗯,五姐,路上小心。”